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院務紀事】105年08月份院務紀事

重要紀事一覽表

行事曆

  • 依6月28日至社會局向黃副局長專案報告會議決議事項修正本院入出院自條例。
  • 衛生局105年度感染控制查核,本院獲得滿級分,後續配合其建議事項持續優化服務。
  • 本院參與衛生局辦理「105年度臺北市餐飲衛生分級計畫」,本院餐飲通過評核,取得「良」等級之認證。

永福院區委託民間團體經營管理

  • 安排本年度申請個案6名入住。
  • 陸續通知預計105年9月份入住8名個案體檢。
  • 105年8月5日召開105年度第2季營運督導委員會。
  • 有關永福之家尿布使用減少案,該家共38位使用,自6月起進行如廁訓練後,目前1位院生已不須包尿布,另有11位有顯著進步,本院將監督該家持續訓練。
  • 有關約束使用案,該家共22位院生使用約束帶,主要係預防跌倒及自傷行為,將持續與該家討論減少約束之實際作法。

身心障礙運動樂活島推廣專案

  • 運動i臺灣
    • 「自發運動 樂活人生」運動活力養成班,自4 月6日起開始進行球類、肌力和平衡訓練等活動,4-7月份進行23場次活動,服務院生1,843人次。
    •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游泳(樂活)活動】【游出自信水中無礙】活動,已於7月11日至15日以及7月25日至29日辦理10場次活動,服務院生152人次。預計於8月15日至8月19日辦理另5場次活動。

Easy read閱輕鬆專案

  • 於8月15、31日召開2次工作會議。
  • 8月份預計完成2項文件編輯作業:1項會議相關資料(第3季膳食委員會會議相關資料院生版)、1項衛教教材(中秋柚子食用宜忌海報)。
  • 系列教材之彙編持續進行中。
  • 完成公民咖啡館結案報告,並依參與者建議,重新修正部分生命教育繪本內容,擬與台藝大、銘傳大學聯繫,尋求合作或協助指導。
  • 因應生活區環境改造及公民咖啡館意見,重新設計適合職發及教保養護院生的生活作息表,刻正處理作業中。

採購

  • 「文康大樓、行政大樓及幸福家園空間規劃設計規劃案」:承商提交細部設計規劃圖說及相關文件,並於8月2、3日由本院召開第1次審核會議進行審核作業。
  • 「行政E化暨院生資料管理系統採購案」:預計於8月30日辦理第2次工作彙報。

創新服務計畫

田園城市:
  • 臺北市永福之家:
    1. 結合資源:為響應市府田園城市政策,本院於104年起即積極向市政顧問黃前市長大洲請益,在其協助下結合臺灣公園綠地協會、財團法人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等社會資源,於原永福院區設置臺北市永福之家屋頂農場,命名為「幸福田園」。
    2. 推動措施:
    • 自104年8月起組成工作小組:至105年7月止,共召開7次工作小組會議。
    • 設置農場硬體設備:104年12月止設置完畢。
    • 進行志工訓練課程:自104年10月22日展開,至104年11月12日,邀集家長志工、社區人士共25位參與。
  • 執行成效::
    1.安排院生於日間活動時間至參與田園活動,自104年11月至105年8月上旬止,參與活動之師生及志工共計3319人次。
    2.安排相關園藝活動,並教導院生製作如花草茶、書籤、植染彩蛋等相關手工藝產品。
    3.活化閒置空間,降溫隔熱美化:設置屋頂農場,安排院生每週前往農耕、休閒,充分再利用屋頂閒置空間。且由 105年1至5月份農場正下方5A生活區平均室溫22.5℃低於同樓層5B、5C生活區之22.9℃、23.3℃,得以證明屋頂農場降溫隔熱及綠美化效果。
    4.成功創造院生生產者角色,有效提升其自信與情緒的穩定度:透過農場進行院生農作種植訓練、採收蔬果技巧等復健療育,並將收成蔬果提供院內廚房烹煮院生一般餐、剁碎餐及流質餐,亦少量販售予家長、志工及工作人員;院生從「受照顧者」翻轉為「生產者」角色,也有效提升其自信與情緒的穩定度。
    5.積極連結志工資源,提升並擴充服務品質及面向:於104年10月組成田園志工隊,目前共計10位志工,安排每週一、三、五上午各安排2名志工協助種植、除草、抓蟲、採收等工作。
    • 個人志工:增進個人或企業參與公共事務之意願並拓展社區網絡。
    • 家長志工:深化對院內事務之參與感,同時亦可維繫親子及家庭間之情誼。
    • 企業或團體志工:彰顯企業或團體形象,組隊進行志願服務更有助於同事、朋友間私人情誼,使組織整體關係愈趨緊密。

華岡院區:

  • 結合資源:
    華岡院區田園城市計畫(水耕區)結合財團法人臺北市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臺北市慈愛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友訊科技慈善基金會、財團法人臺北市永慶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等贊助單位,目前設備已建置完成。
  • 推動措施:
    1. 水耕設施:已建置12座水耕床設備。
    2. 院生訓練:目前以交通訓練、清潔與販售前準備工作為主要訓練項目,每週排定3天於陽明醫院進行院生實地訓練。
    3. 農產品有機認證:土壤檢驗報告顯示部分區域偏酸性,刻正調整土壤酸鹼度。有機蔬菜認證及安心蔬菜認證經詢問產發局及錫瑠基金會後,其回復因本院為臺北市公立社福機構非農民身分,無法申請認證。前開單位建議可單批送驗農產品,惟送驗費用約需4,000元,尚在研議中。
  • 預期成效:
    1.提供院生水耕技能實務訓練。
    2.增加外展院生實習機會。
    3.確保土壤無毒,進而接受認證單位輔導有機栽種。

科普計畫:創意積木社團

  • 推動措施:
    1. 為縮短身障者與社會大眾之科學知識落差,增進本院院生之創造力與想像力,本院於104年11月與文化大學機工系柴昌維教授洽談合作,共同推動「科普計畫:創意積木社團」。預計自105年3月25日至6月3日辦理10堂創意積木體驗課程,帶領院生初步接觸創意積木的領域,待下半年計畫審核通過後,將於105年8月至106年7月執行計畫,逐步帶入機器人創作課程。
    2. 本計畫之目標有三:
     (1)引導院生觀看科學相關影片,觀察日常生活當中所運用的知識,讓院生具備創造能力,並學會表達其創意構想。
     (2)辦理創意積木工作坊,讓院生動手組裝樂高積木,體驗科學實作樂趣,提高學習動機。
     (3)縮短本院院生與一般學生之學習落差。
  • 預期成效:
    為提升院生自主能力、協助院生自我選擇課程及參與社團活動,本院提供院生各種適才適性之課程,以豐富院生的生活,本次透過科普計畫作為誘因機制,期能建立院生科學研究精神、培養院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發掘對科學創意領域有天份之院生,藉以激發院生潛能,減少學習落差並提升學習成就,故預期成效如下:
    1.建立科學研究的精神:藉由實際動手操作,主動詢問問題、發現問題,並由不斷地測試來解決問題,提升院生的科學研究精神。
    2.培養科學興趣:透過有趣的教學活動與教材,讓院生體驗新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培養科學興趣。
    3.降低學習落差:創意積木工作坊,可促進心智障礙者對科技與機器人學習之認知,降低與一般生科學學習落差。
    4.提升學習成就:在LEGO積木與電腦軟體的幫助下,院生可以表達內心的想法與創意,體驗實際操作的成就感,增加學習動機。
  • 執行情形
    自105年3月25日至今,已辦理3次創意積木課程,初期帶領院生以觀賞影片方式認識樂高積木,由文化大學學生示範堆砌各種不同的積木造型,以引發院生興趣,再以電腦投影方式由院生依照畫面上的動物積木圖片進行堆砌。參與課程院生共計59人次,文化大學至本院帶領課程之學生共計56人次。

「意外事件防治」品管圈

  • 推動措施:
    有鑑於只要跌倒事件的發生影響甚鉅,除了影響身心障礙者生理的健康,例如骨折、撞傷等之外,更容易造成院生心理對跌倒的恐懼,影響情緒與生活品質,並復原時間長且後遺症大,造成整個家庭及社會所要負荷的醫療成本以及社會福利成本也就相對提高。更重要的是,跌倒的事故傷害是可以透過許多方法加以預防的,故本院自104年9月成立本品管圈,又名為繭蝶圈(音同減跌)將跌倒的相關危險因子,深入探討並且提出相關改善建議,並更進一步加強健康自我檢視、如何從生活中全面去預防跌倒的發生,並強化照顧人力對跌倒預防及處理等能力。
  • 預期成效:
    建立5組對策群組含1.復健治療對策:肌力訓練及平衡訓練,2.癲癇控制及防跌名單對策包含:癲癇控制、標籤(防跌)、藥物副作用,3.安全防護組對策包含:護具(安全帽)、馬桶椅、鞋子防滑,4.環境檢視組對策包含:動線標示、高低差警示、地板防滑,5.工作流程對策包含:夜間叫尿SOP、衣著檢查SOP,依照PDCA之方案執行流程進行。年度目標為將現行院內跌倒致受傷率,以104年1-9月之平均發生率0.53%為基期,105年度目標預期下降至0.27%。截至105年7月止,共辦理12場品管圈會議參加人次共116人。

「環境清潔維護」品管圈

  • 為提升生活區環境清潔,由跨領域成員組成品管圈,檢視各生活區整潔度及清潔度以利分析現狀,並找出真因擬訂對策進行改善,提供院生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自105年1月起成立清潔品管圈,截至105年3月止共召開4次會議,投入參與人數共計33人。並於105年3月14日由12位評分委員,針對14個生活區進行初評(即前測),檢測結果整體清潔度為94.6%。

吞嚥困難:

  • 推動措施:
    1. 提供良好餵用餐環境,使院生能放鬆情緒、降低過強肌肉張力以及放慢過快的進食速度。
    2. 安排吞嚥困難評估、門診轉介與檢查;並視需要轉介語言治療師。
    3. 持續追蹤吞嚥功能變化,落實吞嚥困難照護防治模式,並調整照護措施、給予個別化代償策略(例如:調整食物質地、運用適當餵食輔具與餵食姿勢)。
    4. 入區考核-餵食擺位與相關輔具使用技巧,並強化主要照顧者對吞嚥困難徵兆的敏銳度。
    5. 辦理全院吞嚥困難高危險群篩檢。
  • 執行成效:
    1.105年7月份接受吞嚥困難防治照護服務共計16人(其中15名院生經檢查後確診為吞嚥障礙,1名院生為吞嚥困難高危險群)。
    2.有效減少急性異物哽塞發生頻率,並降低吞嚥困難所致之相關併發症及死亡率。至105年1月份以哈姆立克急救法搶救噎食院生0人,並將吸入性肺炎人數降至最低(97年迄今僅1例)。

骨質疏鬆:

  • 推動措施:針對骨質疏鬆、骨質缺乏及高危險群院生,進行意外防止、增重、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強化運動之防治策略,延緩並防範院生骨質流失速度,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 執行成效:105年7月底為止,共協助安排63名列管及高危險群之服用抗癲癇藥物院生進行兩年一次骨質密度檢測(含8名新案),共60名完成檢查,目前共計列管49名院生(包括18名骨質疏鬆、31名骨質缺乏)。本年度截至7月底為止,全院院生共3人發生骨折。

體重健康管理

  • 體重過輕院生(BMI<18.5院生):
    1. 推動營養品補充、個別化治療餐食、專案會議、營養諮詢衛教、體重變化通知單等服務措施。
    2. 執行成效:華岡院區由105年1月份30人至105年8月份31人,持續進行相關增重措施。
  • 體重過重院生(BMI≧24院生):
    1. 推動減重活動、個別化治療餐食、專案會議、營養諮詢衛教、體重變化通知單等服務措施。
    2. 執行成效:華岡院區由105年1月份62人至105年8月份62人,持續加強飲食熱量控制及個別體適能運動等相關減重照護措施。

腸胃保健照護計畫:

  • 推動措施:
    1. 針對院生的個別狀況,予適切之照顧及醫療檢查和處置,期能降低腸胃機能障礙之院生人數,並能減少需輔以灌腸處置的院生人次及頻率。
    2. 推動執行防治策略:初級宣導由護理人員入區執行衛教宣導,針對院生給予適齡適性之腸胃保健概念,如天天五蔬果、正確解便習慣等概念。落實健康飲食搭配營養師把關菜單設計,確保每日餐食之營養均衡,搭配每週一之蔬食餐及五穀飯,強化腸胃道蠕動及消化功能。加強體能活動由直接照顧課室及保健課治療師,安排全院院生之體適能活動。次級則提供腹部按壓護理人員入區實施「腹部按壓」之示範教學。落實飲水紀錄由照顧課室落實記錄每日攝取水量。營養師強化營養補充,黑棗汁於每週提供2次,優酪乳於夏季每週提供3次、其餘月份以保久乳替代補充。
  • 執行成效:
    1. 院生團體體適能運動流程之制訂。
    2. 護理人員已入區實施「腹部按壓」之示範教學,完成全員共計85場次193人次衛教服務。目前已落實於院生日常生活照顧中,持續實施院生腹部按摩。
    3. 院生灌腸人次數,自103年3月實施截至104年12月,已由78人、每月249人次大幅降低為40人、83人次;另依賴灌腸者(5次以上),也由26人減少為4人;華岡院區105年7月為7人、20人次;依賴灌腸者(5次以上)為1人。

健康維護入區提醒

  • 天氣轉趨炎熱,提醒保育員注意院生穿著適切,依氣候調整衣服,運動流汗時以毛巾擦乾,適時補充水分並更換乾爽衣物,日夜溫差較大,適度調整院生衣物。

 

一般院生服務

照顧服務:統計日期105年7月1日至7月31日。
  • 技能訓練:工坊、糕餅、補給站及農藝組指導餐飲服務、農藝植栽等技能訓練共1,200人次。
  • 社會適應:
    • 教保課:8區分6梯次前往「大直愛買」, 預計86人次參與。
    • 養護課:
      (1) 華岡院區:分7梯次辦理前往「大直愛買」,預計64人次參與。
      (2) 永福之家:分13梯次辦理前往「國立臺灣博物館、「林語堂故居」、「大直家樂福」等地點,預計132人次參與。
    • 職發課:職訓組預計前往「復興公園」、「國父紀念館」、「士林官邸」,預計45人次參與。

醫療服務:持續辦理。

  • 院內外門診、急診就醫服務。
  • 特殊照顧及感染防治措施。
  • 吞嚥困難、骨質疏鬆、體重健康管理等專案服務。
  • 院生健康檢查結果與疾病統計分析
  • 腸胃保健專案持續進行
  • 入區團督注意院生狀況、溫濕度和師生互動情形以及輔具或設備需求。

親子關係培力計畫:統計日期105年7月1日至7月30日。

  • 親子關係中家長探視及院生返家,計666人次(含永福之家297人次)。
  • 高風險家庭親子關係維繫中,院生返家計0人次;家屬探訪計5人次(永福之家)。
  • 家屬蒞院交通車接送服務:計0人次使用。

自我實現外展計畫:

  • 外展就業:
    • 外展獨立作業::3人(榮星花園庇護工廠-天○、巧藝美髮店-曉○、紫○)。院生之工作能力與態度符合雇主需求且具備獨立交通與就業能力。
    • 外展工作隊隊員:6人(廣○、○津-餐飲清潔;超○、國○、俊○-廁所清潔);因院生之工作態度與能力無法完全符合雇主需求,故藉由組成工作隊之方式截長補短,由老師帶領工作隊讓成員表現以符合雇主需求。
    • 外展工作隊見習生:9人(○瑜、○玲、帝○-餐飲清潔;秋○、世○、明○、○源、寶○、彬○-廁所清潔)。因院生之工作態度與能力無法符合工作隊標準且不具備交通能力,故藉由組成工作隊見習生之方式,由老師專責帶領工作隊見習生進行交通訓練與工作訓練,期待見習生藉由訓練能晉級成為外展工作隊隊員。
  • 持續辦理外展就業業務:
    • 與雇主電話訪視。
    • 實地訪視。
    • 與外展就業院生面談及輔導。
  • 賡續辦理試訓業務。
  • 賡續辦理見習生作業計畫。
  • 賡續辦理技藝養成訓練。
  • 預定儲備工作隊院生之規劃、討論與訓練執行。

陽明自強童軍團:

  • 101年8月成團迄今共進行50次童軍團集會,參與院生總人次為1,986人次、志工服務人次為684人次,參與院內外各項活動共計55場次,105年1月至7月共進行6次團集會,服務院生273人次,志工服務111人次,參加活動5場次。

院生活動

  • 院生體適能活動,辦理40場次。
  • 院生特奧滾球活動,辦理10次,60人次。
  • 院生減重服務,併入體適能活動。
  • 院生吞嚥困難防治計畫:增稠劑使用424人次;入區觀察(追蹤)列管院生16人。
  • 本年度7至9月院生水上活動,業已於7月1日開始;7月份目前已辦理24場次,服務院生共計368人次,8月份預計辦理40場次。
  • 8月6日結合玄音藝術團蒞院演出舉辦8月份慶生會暨溫馨家庭日。
  • 8月6日辦理本院104年度志工表揚大會。
  • 8月7日至中正紀念堂觀賞「齋戒護生愛大地 七月吉祥報親感恩」歌仔戲。
  • 8月14日參加肯尼羅傑斯告別演唱會。
  • 8月26日舉辦105年度職發課師生潔牙比賽。
  • 職訓組前往「復興公園」、「貓空纜車」、「動物園」、「101大樓」,共48人次參與。

外界參觀與蒞院服務

  • 8月3日財團法人台北市教會聚會所計10人蒞院參訪及座談。
  • 8月6日、8月20日中華民國紳士協會蒞院關懷院生。
  • 8月9日至8月11日康橋雙語學校秀岡校區學生蒞院服務學習。
  • 8月26日圓滿同心園地農藝服務隊蒞院關懷院生。

教育訓練

  • 8月2、3、5、10、12日辦理教保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 8月4日辦理第4場次口腔保健教育講座。
  • 8月11日、25日邀請臺北市立大學林純真教授辦理智障者性教育課程(課程設計實務)。
  • 8月22日辦理安寧療護宣導教育講座。
  • 8月26日邀請現代婦女基金會張妙如督導辦理性侵害防治實務訓練課程。
  • 8月26日秘書室辦理105年機密文書教育訓練。
  • 8月30、31日辦理第2梯次「生活輔具教育訓練及操作考核」。

會議

  • 8月1日(3A、4C、4D、4E) 、8月8日 (3E、4A、4B、5B、5C)、8月15日 (2A、2E、3B、3C、5A)辦理105年度家長分區座談會。
  • 8月1日召開本院105年度志工教育訓練暨年中志工團集會。
  • 8月1日召開職訓組-農藝組ISP年中修正會議。
  • 8月2日職發課召開輔導員會議及課務會議。
  • 8月2日召開本院院生零用金核發及適用疑義討論會議。
  • 8月3日召開本院34周年院慶活動第3次籌備會議。
  • 8月3日召開職訓組-補給站ISP年中修正會議。
  • 8月4、11、18、25日召開院務會議。
  • 8月19日召開本院34周年院慶活動第4次籌備會議。
  • 8月20日召開本院105年度第2次家長幹部會議。
  • 8月23日召開陽明園地編輯小組會議。
  • 8月24日召開秘書室室務會議。
  • 8月26日預計召開第61次跨方會議。
  • 8月27日召開本院105年度第2次家長座談會。

其他

  • 土地占用案:詢律師確定民事判決及確定證明書正本有5年效力,續依法院程序查調債務人財產狀況之結果辦理後續事宜。
  • 8月1日起本院配合臺北市政府實施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秘書室會不定時抽查。
  • 8月9日舉辦中元普渡百事平安祈福法會。
  • 8月10日社會局訪查本院內部控制實施情形。
  • 8月13日參加105年度臺北市政府員工羽球運動聯賽。
  • 8月19日舉辦105年第3次內部公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