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再生藝術共創新價值 愛馬仕扮推手助身障院生翻轉生命

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
發稿日期::104年11月26日
聯 絡 人:郭芳嫻副院長
聯絡電話:(02)28619124
再生藝術共創新價值 愛馬仕扮推手助身障院生翻轉生命

2014年初秋,在香港商愛馬仕亞太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贊助下,陽明教養院成立藝術社團,陽明山上的小小教室裡,誕生美術、攝影及園藝三項課程。課程強調結合再生媒材應用,鼓勵院生透過不同的探索形式,積極發掘身障院生的藝術潛能。經過一年多創意與能量薰陶,產生無數美麗的成品,促使陽明教養院舉辦生活美學成果展,並邀請臺北市精神障礙者會所真福之家一同參展,讓社會大眾看見身心障礙者生命創作的才華。SOGO企業公益回饋場地,提供陽明教養院成果展示平台,辦理11月26日至12月2日「藝閃藝閃亮晶晶生活美學成果展」,促成這樁企業與公益合作的美事。

愛馬仕臺灣董事總經理程家鳳提及與陽明結緣來由,因其企業精神追求精緻生活文化、生活藝術化,藉此喚起人們對於生命與周遭環境的熱愛,透過藝術可展現陽明院生生命的韌性。腦性麻痺、自閉症、唐氏症等多重障礙的孩子們,雖因身心障礙行動與能力受限,但他們有一雙特別的眼睛,能見人所不見的美麗與繽紛,部分有情緒困擾的院生,透過藝術轉化,以往不被了解的心情亦得到抒發。小全職場就業遇到壓力會有頭撞桌腳,透過畫畫找到宣洩情緒及溝通管道,他的工作態度及心情愈來愈好。阿規拿著畫具的手因興奮微微地顫抖,就著周邊再生素材,腦中充斥著風貌萬千的靈感,小心翼翼地構圖、著色下誕生一幅幅畫作,斑斕的色彩說明他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園藝社的院生,首要學習是「等待」,等待草頭娃娃冒出新苗,像生命的重生與希望。平常不發一語、退縮的學員,園藝課時興致勃勃,熱切動手創作自己的草頭娃娃。腦性麻痺院生老蔡,用緩慢的速度一點一點地挖土倒入絲襪,把自己的希望投注在眼前小小的身軀。小守透過鏡頭觀察並學會按快門,捕捉生命中的精采,他用影像說話,連結自我和外界。

除提供作品,院生小全、小守還擔任導覽工作,他們充滿自信、興奮地介紹作品。陽明教養院尤詒君院長表示藝術開啟院生另一種表達橋樑,他們揮灑的色彩與構圖時常超出一般人想像,藝術社團無意中啟發他們的藝術才能,期待透過生活美學成果展,增進身心障礙者與社會大眾交流互動,提升院生的自我價值。此次聯合展出的藝術社作品,都是院生們個人與集體創作,記錄點滴感受與創意,展現個人深藏心裡深處的光與熱,翻轉生命的無限可能。走入藝術星空,在黑暗中我們都是那顆閃閃動人的星星。